译经与考古

圣经考古学 “圣经考古学”(Biblical Archaeology)顾名思义, 即是专注在与圣经记载有关的考古研究及发现. 根据《圣经启导本》的解释, 圣经考古学研究的中心是圣经. 圣经考古学的范围包括出土古物的鉴定、圣经所记录的古代城镇的发掘、与圣经有关的古文字的译解. 圣经考古学的产生、成长以及其不平凡的发展, 不过是近150年的事, 但它对新、旧约圣经的内容, 提供了许多线索和印证, 帮助我们建立起圣经的历史架构, 让我们对圣经的背景有更清楚的认识. 周永健博士  主前第十二世纪,古代近东进入铁器时代(Iron Age)。历史和考古显示,一群称为“海上的民族”(Sea People)从地中海爱琴海向东迁移,入侵埃及,但在尼罗河三角洲被击退,最终着陆在迦南地上。他们是《圣经》所说的非利士人,拥有先进的铁制武器,从士师时期起成了以色列人的威胁,直至大衞把他们制服。 《撒母耳记》的记叙反映当时的情况:“那时,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,因为非利士人说,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。”(撒上十三19)以色列军中,只有扫罗和约拿单持刀带枪,跟随他们的人都没有。非利士人拥有铁器行业的专利,“以色列人要磨锄、犁、斧、铲,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。但有锉可以锉铲、犁、三齿叉、斧子,并赶牛锥”(20-21 节,和合本)。了解经文的关键在于原文“pim” 一字,考古学发现量重小石刻有此字,证实是当时重量的单位,重三分之二舍客勒;译作“锉”的字意思不能确定,只出现一次,按文理推测指“收费、价钱”。“三齿叉”原文由两个字组成,有多种翻译:“三个叉子”、“三齿的叉”、“三分之一舍客勒磨叉子”等,经文似乎残缺不全。无论如何,这两节描述磨利铁器的收费,可译为:“所有以色列人要磨锋利自己的锄头、犁头、斧头、镰刀,就要各自下到非利士人那里。磨犁头和锄头的价钱是三分之二舍客勒,磨叉子、斧头和修理刺棒是三分之一舍客勒。” 译经除了语文和历史的考虑之外,考古的发现可以提供要的线索,本文只举一例。 https://www.chinesebible.org.hk

Continue reading

考古学与旧约圣经

圣经考古学 有者说: “圣经只不过是一本神话故事! 里面的记载多是虚构的, 没有历史根据, 不值得信啊!” 另有一些人说: “圣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, 是一部伟大的伦理著作, 但里面的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事迹, 你不可信以为真!” 针对上述这类看法, 里程博士评述道: “19世纪中叶, 达尔文(Charles Darwin)提出进化学说后, 圣经的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, 被不少人认为是虚构的、不科学的. 为了回答这种挑战, ‘圣经考古学’应运而生. 此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出土文物的鉴定、圣经所记录的古代城镇的发掘、与圣经有关的古文字的译解等等. “19世纪以前, 有关圣经的时代背景的知识相当贫乏, 一般只有参考圣经本身的记载和古希腊史学家的著作. 而这些著作主要是关于新约的, 有关旧约的却极为稀少. ‘圣经考古学’虽只有100多年历史, 但已硕果累累. 尤其20世纪以来的许多重大发现, 帮助人们建造起圣经的历史架构, 并验证了一些过去被怀疑和被嘲笑的圣经故事, 充分肯定了圣经的历史性.”[1] 在未进一步讨论考古学与圣经之前, 我们需要弄清楚什么是考古学. 考古学在英文是archaeology , 此字本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组成: archaios {G:744}(意即“古旧或古代”)和logos {G:3056}(意即“字、论文, 或研究”), 所以“考古学”按字面解释就是“古物的研究”. 《梅利安韦氏学院字典》(Merriam-Webster’s Collegiate Dictionary, 10th edition)给它定义为“有关过去人类生活与活动所遗留之物(如化石、遗迹、工艺品和纪念碑)的科学研究.” 因此, 考古学家的任务就是从某个社会所遗留下来的物件, 重新发掘古器物给予我们的资料.[2]...

Continue reading

短片 疫情中的教會:苦難中的敬拜

今天教会正在面对不少的挑战,无论是崇拜,团契和小组,都在做一定的调整和适应。 但作为基督徒,无论得时不得时,我们敬拜的生命是不会停止的。反而,这个时刻更是考验我们对敬拜神的认知。 可能我们不能聚会,无法出席小组活动,彼此面对面的肢体生活少了。 然而,我们个人,家庭对上帝的敬拜仍然是可以持续的。 诗人说,“我要一生向耶和华唱诗,我还活的时候要向我神歌颂。” 诗人的重点是,我还活着的时候,就要敬拜。同样的,你还活着的时候,仍然要有敬拜的生命,敬拜的生活。 基督徒的敬拜并不局限在教会崇拜聚会中。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地方,时间,方法来敬拜神。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小房間敬拜神,到公園大自然敬拜神,我们也能够透过手机視頻和肢体来一起分享敬拜神。 所以,牧师在这里要鼓励你,不要因為疫情而停止敬拜。无论得时不得时,我们仍然要渴慕神,敬拜神。 作为耶稣的门徒,这是我们的执着,更是我们的生命。

Continue reading

短片 疫情中的教會:如果沒有教會

如果沒有教會?如何今天的情況繼續惡化,甚至更糟,教會究竟要關注什麼呢? 為了維持教會聚會的人數?為了繼續每週的崇拜聚會? 或者,擔心教會的財務,奉獻收入所帶來的問題? 我們期望這些都不要成為教會唯一最大的關注。 倘若有這樣的一天,情況進一步惡化,聚會必須停止,教會活動無法進行 那麼教會就必須認真回應,沒有今天教會的模式下,我們留下什麼?保留什麼?當今天教會外在的活動都停止了,我們將會看見什麼生命樣式? 容許我在這裡提出一個焦距點。 即使在沒有外在教會的存在,耶穌基督門徒的生命,是怎麼樣的一個模式呢? 即使在沒有教會聚會的存在,基督徒的信仰生活,將會是怎麼樣的形態呢? 這裡要說是根本性的問題,在沒有外在教會可以依賴的情況下,基督徒的門徒靈命,應該如何活現人人皆祭司的精神。 教會群體應該要有怎麼樣的準備? 1. 關注和幫助基督徒有獨立的門徒靈命,根本性的信仰。 2. 鼓勵“兩三個人”耶穌版本的肢體關係;可以是屬靈的夥伴,或者基督徒的家庭們。 3. 激勵和預備基督徒在苦難中活出福音的盼望和見證。 我們彼此禱告一同思考。

Continue reading

Small Group Leader Training

As our effort to strengthen and prepare our small group leader in 2019, we have a series of purposeful and focus training programs. Personal Spirituality Formation, Interpersonal skill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Biblical Study training.

Continue reading